看到小米新出的小米直达服务,激起我作为一个产品狗的好奇心,想来一探究竟。在手机上体验了相关服务后,以下发表自己的一点看法,思考有限,还不成熟,供大家参考。
小米直达服务的体验环境:
要做的事情,一定需要有其不可替代的优势。那么,小米直达服务的优势是什么哪?
以下是官方的表述:
概括一下就“快且好的体验”。但是,这些快且好的体验对开发者有益处,对用户是否也有益处呢?
所有以下内容,大部分从用户角度去分析:
“我”为什么选择用小米直达服务?
此处的“我”就等于是我认为大概率的用户,可能会有偏差,姑且这么认为。
现在的小米直达服务包括:
用户需要得到的是服务/内容,通过各个APP(或者是H5)得到其提供的服务/内容。那么,用户当前手机上可能已安装该服务/内容的APP,也可能没有安装该服务/内容的APP。我们从用户手机上已经安装该服务/内容的APP开始。
根据新浪科技的报道,用户使用APP的习惯可以概括为30:10,一个月大概用30个APP,每天大概用10个APP,而且时间相对来说比较集中。除非某些爆款应用,或者职业要求(比如产品经理要经常看新应用),否则APP更换的频率很低。
那么,此时用户是否有欲望去用小米直达服务替换APP呢?
所以,此时触发用户去使用小米直达服务的概率就很小,尤其是某些小米直达服务的账号体系不完整的时候。
如下图,小米直达服务中“饿了么”暂时还不支持微信登录、QQ登录、微博登录、淘宝登录,而后面四项都是APP支持的。
针对外卖应用可能影响还小,从饿了么APP迁移到小米直达服务的饿了么,我只需要从新输入手机号和地址即可。但是对快看漫画的影响就会大些。
如果我是一个漫画的重度用户,同时再追几部甚至十几部漫画,那么我的迁移成本是很高的,难道你真的让我一部一部去搜索,然后重新收藏、追剧吗?
所以针对小米直达服务,一定要考虑用户账号和账号背后的个人数据。无论是通过小米账号与现有第三方账号的明绑、暗绑,都需要打通这个数据关,这样迁移成本才能趋近或者等于零。
针对其余的小米直达服务,大家可以通过这个角度去衡量下,用户的迁移成本有多大,是否能够零成本,或者趋近零成本的迁移。
那么当体验一致,而迁移成本又很低的时候,什么时候告知用户可以迁移哪?此时,我已经安装对应服务/内容的APP。
当然,可以在升级/开机时说:
亲,把这****APP卸载掉吧,我们给你提供直达服务,体验是一致的。
但是这个太生硬,是否有更好的场景?建议考虑如下情况:
以上就是对手机上已经有了对应APP的情况下的一点想法,下面说说手机上没有这个APP的情况。
如果我手机上没有某一个APP,而经过朋友推荐,或者是自己搜索时想下载一个APP,那么最好的就是在下载的时候告诉我这有个小米直达服务,同时也要告诉我,这个小米直达服务和APP相比,有哪些好处。
小米应用商店-搜索快看漫画
如上截图,直达服务中快看漫画在小米应用商店的展示效果,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如果想推的话,应该做的更强一些,或者是在点击“安装”后出现浮层提示,在浮层提示中来说明小米直达服务的好处,引导用户去用。
按照官方表述,现在应用商店、浏览器、搜索、短信中都已经开始倒流,那还有没有其他的倒流方式哪?我认为还有一个就是: 出厂预装 。既然小米直达服务节省空间,又能秒开,为什么不做出厂预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