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后还能用吗(即刻还能用吗)

线报党 2023-09-28 16:56:36 次浏览 作者:薅羊毛专员002

高血脂患者每天早上起床,第一件事就是吞下一粒他汀类药物,然后担心自己的血脂是否达标,是否会引发心脑血管疾病?他们期待有一种更方便、更有效、更安全的降脂方法,摆脱他汀类药物的束缚。最近上市的一种新型降脂药物感兴趣——“血脂疫苗”。这种药物是否能替代他汀类药物?

李先生是一位50岁的中年男士,从事金融行业,工作压力大,生活不规律。他从40岁开始就被诊断为高血脂,医生建议他每天服用阿托伐他汀来控制血脂水平。

李先生虽然按时服药,但却没有改变自己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经常吃油腻、高热量的食物,很少运动。他觉得只要有药物在,就不用担心血脂问题。然而,他并不知道,他汀类药物并不是万能的,长期服用也会带来一些副作用和风险。

他汀类药物虽然能够有效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水平,但是也会影响肝脏和肌肉等组织的胆固醇合成。这就可能导致肝功能异常、肌肉疼痛、肌红蛋白尿等不良反应。

他汀类药物还可能与其他药物发生相互作用,增加出血或肾损伤的风险。服用他汀类药物的患者需要定期检查肝功能、肌酶、肾功能等指标,并且遵循医嘱调整剂量或更换药物。如果出现任何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

就在李先生开始对他汀类药物感到厌倦和担忧的时候,他听说了一个好消息:一种新型的降脂药物——“血脂疫苗”已经在中国上市了。

这种药物只需要每年注射两次,就能持续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水平,并且减少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李先生觉得这简直是一个福音,于是立刻向自己的医生咨询了这种药物的相关情况。

“血脂疫苗”的学名是英克司兰钠,它是一种利用RNA干扰技术的药物,能够抑制肝脏中一种叫做PCSK9的蛋白的合成。PCSK9蛋白的作用是降低肝脏表面的LDL受体的数量,从而减少胆固醇的清除。

而英克司兰钠能够降低PCSK9蛋白的水平,从而增加LDL受体的数量,从而增加胆固醇的清除。这样,血液中的胆固醇水平就会下降,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就会降低。英克司兰钠的优点是它只需要每半年注射一次,就能维持稳定的降脂效果,而且不会影响其他组织的胆固醇合成,因此副作用较少,安全性较高。

高血脂是指血液中胆固醇、甘油三酯等脂类物质过高的一种代谢紊乱。高血脂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心肌梗死、脑卒中等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高血脂的发生与遗传、饮食、生活方式、药物、疾病等多种因素有关。高血脂往往没有明显的症状,只有通过化验才能发现。因此,建议40岁以上的人群每年至少检查一次血脂,并根据结果采取相应的措施。

治疗高血脂的目标是降低血液中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从而减少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

非药物治疗主要是改变不良的饮食和生活习惯,如控制总能量摄入,减少饱和脂肪和反式脂肪摄入,增加不饱和脂肪和可溶性纤维摄入,适量饮用含酒精饮料,增加体力活动和运动量,戒烟等。

药物治疗主要是使用他汀类药物或其他降脂药物来抑制胆固醇合成或促进胆固醇排泄。他汀类药物是目前最常用也最有效的降低LDL-C水平的药物,但是也有一些副作用和风险。也有其他类型的降脂药物,如胆汁酸结合剂、烟酸、贝特类药物、胆固醇吸收抑制剂等。

“血脂疫苗”是一种新型的降脂药物,它的适应证是:成人原发性高胆固醇血症或混合型高脂血症,以及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且不能达到目标LDL-C水平的患者。这些患者可以在使用他汀类药物或其他降脂药物的基础上,加用“血脂疫苗”来进一步降低LDL-C水平。也就是说,“血脂疫苗”并不是完全替代他汀类药物的药物,而是一种辅助治疗的药物。

“血脂疫苗”是通过皮下注射给药的,每次注射300毫克,每半年注射一次。注射前需要将药物放置在室温下30分钟,然后按照说明书操作。注射部位可以选择大腿、臀部或腹部,每次注射要更换部位,避免注射到静脉或肌肉。

“血脂疫苗”虽然副作用较少,但是也可能出现注射部位的红肿、瘙痒、疼痛等反应,以及头痛、感冒、发热等全身反应。如果出现严重的过敏反应或其他不良反应,应立即就医。

不建议妊娠期妇女、哺乳期妇女、儿童和老年人使用“血脂疫苗”。“血脂疫苗”也没有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数据。

高血脂是一种常见的代谢紊乱,如果不及时控制,会给心脑血管健康带来严重的威胁。治疗高血脂的方法有多种,其中最常用也最有效的是他汀类药物。“血脂疫苗”并不是完全替代他汀类药物的药物,而是一种辅助治疗的药物。在使用“血脂疫苗”时,也要注意其适应证和注意事项,并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