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幸咖啡优惠卷怎么送给别人的啊微信(瑞幸咖啡薅羊毛技巧)

活动党 2023-09-13 21:24:12 次浏览 作者:薅羊毛专员002

在中国的现磨咖啡市场里,神坛上的星巴克和现象级的瑞幸是绕不过去的两大话题品牌,如果说星巴克是咖啡赛道的“霸主”,那瑞幸则是成长迅猛的“新秀”。

先和方叔一起来了解下两个品牌的基本情况:

瑞幸咖啡成立于2017年6月,自2017年10月开出第一家门店后,一路保持迅猛扩张态势。截止2019年第一季度,瑞幸咖啡已在全国28座城市布局了2370家门店,积累了1680万用户,且复购率达54%。5月17日,瑞幸咖啡正式在纳斯达克交易所敲响上市钟,从创立到美国上市仅用了20个月时间,刷新了全球最快IPO纪录,估值为29亿美元。

图源:luckin coffee 公众号

945亿美元市值的星巴克于1999年进入中国,目前在全国(含港澳台)共有3800家门店,经营模式从加盟到合资联营,再到最后的全直营,在瑞幸咖啡疯狂增长的趋势下,星巴克把目光从“第三空间”放到了“第四空间”,依托阿里巴巴旗下的饿了么、盒马鲜生、天猫等渠道资源,推出“专星送”服务,全面进入“第四空间”时代,即:生活空间——工作学习空间——线下零售门店——线上零售平台。

如果说,过去一年多的瑞幸咖啡还只能算是向星巴克“隔空喊话”;招股书一出,其“野心”可谓昭然若揭。瑞幸创始人兼CEO钱治亚更是放言,瑞幸咖啡将在2021年底建成10000家门店。如果实现,瑞幸将成为中国咖啡的“新龙头”。

当然,对于瑞幸和星巴克之争,很多网友给出了自己不同的见解:

我们不难看出,星巴克和瑞幸二者在定位和经营策略上是不同的,不过今天方叔想和大家聊的是他们的营销策略背后的逻辑。

就拿他们同样都选择的——赠送策略来说:

前不久,星巴克推出八款主打健康的饮品,这八款饮品杯子的颜值都很高,而且可以重复利用。消费者喝完后,可以带回家当作水杯使用,这其实就用到了赠送策略——买饮品送高颜值水杯。

▲图源:星巴克公众号

而瑞幸咖啡利用第一杯免费咖啡打开中国咖啡市场后,通过赠送大量的5折劵、3.8折劵、2.8折劵,迅速打开市场,赢得了89.6%的回头客。

▲图源:瑞幸咖啡微博

星巴克、瑞幸热衷的“赠送”玩法,背后有什么营销逻辑呢?

一、要卖鸟,先送鸟笼

星巴克的免费杯和瑞幸优惠券,其实都利用了心理学中的“鸟笼效应”。

鸟笼效应起源于心理学家詹姆斯和好友卡尔森的一个赌局:

詹姆斯送给卡尔森一个精致的鸟笼,并声称能够让卡尔森主动养一只鸟。卡尔森则表示自己从没想过要养鸟,詹姆斯只是白费心思。

自从卡尔森有鸟笼以后,只要客人来访,都会问卡尔森教授,“你养的鸟什么时候死了?”不论卡尔森怎么解释,客人都不信卡尔森没有养鸟。在多番“骚扰”下,卡尔森只好买了一只鸟。

鸟笼效应

当朋友送你精美的鸟笼时,也许并不想养鸟。但这个鸟笼会不断地提醒你:“鸟笼里没有鸟”,这会不停地去诱导你买鸟。

这是因为人们在获得一件新的物品之后,会情不自禁地,去配置与其相匹配的物品,以达到心理上平衡。

长时间拿着星巴克的杯子,脑袋里就会自动地浮现出与它匹配的物品——星巴克咖啡。如果不去喝一杯星巴克咖啡,心里就会觉得差了点什么。

拿着瑞幸的2.8折优惠券,你有时会想:要不用了吧。

这个念头一旦产生,消费就是必然的。

餐饮行业的“鸟笼”其实很常见,比如星巴克的“早餐咖啡邀请券”和肯德基的“第二杯半价”;比如外卖的满30减10的优惠券,也许本来只想点一碗13块的面,为了凑满30元,硬是多点了一瓶可乐,还有一个肉夹馍和一碗粥。

二、赠送策略的本质——培养消费习惯

使用“赠送策略”的另一个原因,在于它能够培养用户的消费习惯。

表面上看,买新品送杯子让星巴克少了部分利润,但是它所带来的粉丝将为星巴克带来更多收益。

瑞幸咖啡也是类似的套路。用优惠券购买后,能够通过分享,和好友各得一张优惠券。这个分享过程是连续的动作,“向好友分享,得到优惠券,消费,再次分享”。

它形成了一种消费闭环,这种闭环不但能够吸引好友的关注,还能够保持消费者的持久消费,增强其用户粘性。一旦用户被培养出消费习惯,对品牌产生依赖。即便商家不再进行任何赠送,消费者依然会买单。

赠送策略是市场营销中推动顾客快速行动的重要手段,它很好的利用了人性的本能——以最少的代价获得最多的收获、自发分享传播。星巴克之前的猫爪杯曾被炒到上千块,一般的杯子价格也都在上百元,而现在只需要买一杯新品(价格为38元或42元),就能得到精致的杯子,消费者自然愿意。

当然了,赠品要有一定的价值和诱导消费作用,好的赠品能够起到低成本扩大促销让利价值的作用,是一个很好的营销杠杆,不但能够有效的保证利润和提高销量,还能够很好的树立消费者心目中的品牌形象。